文献查询
- 核转录因子KLF6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
- 研究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脏核转录因子KLF6及相关基因表达变化及其作用。方法 建立高脂饮食脂肪性肝纤维化模型,用RTPCR与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肝组织中KLF6、TGFβ1、αSMA表达变化,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肝纤维...
- 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妊娠相关蛋白A联合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
- 探讨联合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妊娠相关蛋白A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预测和诊断。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n=21),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n=21),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n=21)和对照者(n...
- 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现象的影响...
- 观察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无复流现象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急诊入院的STEA...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左心室重构...
- 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患者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心内科住院患者8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均为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慢性冠状动脉闭塞病变,根据是否对C...
- 不同性别心绞痛患者肌钙蛋白I和脑利钠肽检测的临床意义...
- 探讨不同性别心绞痛患者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脑利钠肽(BNP)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心绞痛患者283例,对照组64例。入院时测定血浆cTnI、BNP,并根据性别、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心绞痛类型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P)Brau...
- 头孢曲松钠对谷氨酸诱导皮质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
- 探讨头孢曲松钠对谷氨酸诱导皮质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培养大鼠脑皮质神经细胞,并分为对照组、头孢曲松钠组、谷氨酸组、头孢曲松钠预处理组,观察各组细胞形态,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静息及短暂细胞内钙超载下细胞Ca2+变...